周国平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啾啾出生后,成了他日记里的主角,因为女儿成了他生活里的主角,周国平情不自禁地记下女儿的一点一滴表现。
周国平说,孩子年幼的这一段奇妙时光,是他以及孩子的宝贵财富。孩子年幼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了。女儿长大后,把这一份年幼时光的记录交给她,她会多么欣喜啊。天下父母能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有比这更贵重的了。
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周国平没有特意教女儿认字,但啾啾5岁时已认识不少字了。啾啾认字大约有几个途径,一是,平时开车外出,她喜欢读路旁商店的招牌,有不认识的字就问父母;二是,她看着歌谱弹钢琴,开始时大部分字不认得,慢慢就对上了;三是,看有字幕的动画片,由听台词而认识了字;四是,看妈妈给她念过的书,连猜带蒙,认字越来越多。
由此周国平看到,幼儿的认字能力是一种潜能,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便会自然地展现和生长。也就是说,认字应该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根本不需要强行灌输。
周国平的家,最多的东西是书。周国平和妻子的日常生活就是看书。他们几乎不看电视。除了收发邮件,他们都基本不上网。在这样的氛围中,啾啾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看书和学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周国平不给啾啾报任何课外班,也不操心她的功课,但啾啾的学习成绩很好,并不费力。她的班主任多次问周国平:“你们是怎么教的?”周国平想,没怎么教呀,大约是得益于熏陶吧。可见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
周国平深信,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当然,熏陶并不限于家庭的影响。事实上,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就开辟了熏陶的新来源,能够从好书中受到熏陶,这是良性循环,就像那些音乐家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熏陶后,又从音乐中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啾啾四岁时,周国平就经常和她聊天了。啾啾也喜欢和父亲聊,因为周国平比较注意倾听,顺应她,在顺应中引出和展开话题。
一天,周国平和女儿聊天。啾啾问:“我们聊什么呢?”周国平说:“随便聊吧。”周国平问她幼儿园的事,是不是也和小朋友聊天。啾啾说,他们不聊天,而是说悄悄话。周国平问:“你到过哪些地方?”她举出成都、昆明、丽江等地。周国平说:“有些地方你很小的时候去过,你不记得了。”她说:“那像做梦。我还去过哪些地方呢?”周国平答:“你才四个月时,还去过海南岛。”啾啾一听,立刻绘声绘色地说起了从妈妈那里听来的当年趣事。
啾啾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周国平常带她到陶然亭公园,边散步边聊天。在公园里,啾啾常常触景生情,发表议论。有一次他们来到陶然亭和慈悲庵。啾啾听说公园是因此命名的,得意地说:“我们到陶然亭的肚子里了。”
公园里,一群老人在玩孩子的集体游戏,她评论:“老人幼儿园,不伦不类。”
周国平与女儿聊天,常洋溢着幸福之感,因为他始终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朋友式的关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独立,二是平等。
独立,就是把孩子视为一个灵魂,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不但爱他疼他,而且给予信任和尊重。当然,父母自己也是独立的灵魂。
既然都是独立的灵魂,彼此的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亲子之间要有商量的气氛。凡属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当孩子具备一定的理解力时,家庭的事务,父母自己的事情,也不妨根据情况适当地征求孩子的意见,使其有参与感和被信任感。另一方面,亲子之间要有交流的气氛,经常聊天和谈心,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自愿的前提下,分担孩子的忧愁,共享双方的喜乐,沟通彼此的心灵。
做孩子的朋友不易,让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更难。多少孩子有了心事,首先要瞒的人是父母,有了知心话,最不想告诉的人也是父母。周国平表示,他会坚持把女儿当朋友那样对待,相信她以后也一定会满意地说:“我有一个最开明的老爸。”
做不后悔的父母
孩子拥有活泼的心智,关注的对象是全方位的,会对各种现象发问、思索和发表见解。周国平说:“我深感童言有真知,从女儿那里受到的启发绝不亚于我给她的帮助。在智力的层面上,父母和孩子之间决非单向传授的关系,而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互动过程。”
当孩子长大时,许多父母都后悔当初没有记录孩子幼时的言行,因为在孩子幼小时,只知道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那一段光阴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现在回忆起来,只有一鳞半爪的印象,少得可怜。周国平认为,他是幸运的,他为孩子保留了一份幼时生涯的尽可能完整的记录。
周国平诚恳地说,一切正在和将要做幼儿的父母,你们还来得及。为了做不后悔的父母,请你们珍惜生命中这一段无比宝贵的时光。你们可以对任何人吝惜你们的时间,唯独对孩子不要吝惜。在你们的各项荣耀或平凡的职务之中,请添加最荣耀也最平凡的一项,就是做孩子的秘书。尽你们的力量记录孩子在生长中的可爱表现,能记多少是多少,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来源: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