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男女比例为3∶1
方胜
日前,关于深圳市学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流行病学调查顺利结束。该调查由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童多动症健康教育中心和深圳导儿中心多位专家共同主持进行,对全市小学1-6年级在校学生采用随机分层取样,共发放问卷1.1万份。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学龄儿童ADHD发病率较高。为7.98%,男女比例为3:1。而我国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为大约为5%到8%,多数在6到12岁之间,男女比例为4:1。
患儿家长:曾以为儿子好动很正常
不久前,记者走进了家住福田区的刘女士的家。9岁的儿子明明此时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动画片,可是他不时地动动手、动动脚,一会儿也坐不住。
刘女士告诉记者,明明从小便顽皮多动。记得他刚刚会走时,就喜欢到处攀爬,经常摔得皮破血流,任何一件玩具到手之后就要拆开弄坏。随着明明逐渐长大,好动的性格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入学后,他上课、做作业从不专心,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扰乱课堂秩序,喜欢搞恶作剧,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回到家里,明明也不安分,做作业时外面一点小动静就要跑去看一看,自己的东西也杂乱无章,经常丢三落四,性格上缺乏耐心,脾气急躁。明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属于中下游水平,刘女士也曾带着他去学美术、学钢琴,可是发现孩子对这些课程也很排斥。
“我以前以为男孩小时候好动很正常,最近带他去检查,才被确诊为多动症。我以前也曾听说过这种病,但没想到它竟然这么普遍。”刘女士说。
多动症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明明这种情况,正是典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市人民医院儿童多动症健康教育中心周克英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是导致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等。多数儿童ADHD有共病现象,如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障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目前ADHD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ADHD患儿中70%的人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会持续终身,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其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高,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精及麻醉剂滥用的高风险人群。
周克英介绍,虽然ADHD危害巨大,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与遗传、母孕期的营养不良、疾病、接受X线照射、分娩方式、早产、难产、缺氧窒息及生后的颅脑外伤、炎症、高热惊厥、中毒、铅过量摄入及其他化学物质污染有关,目前国际上最新研究发现,小脑发育迟缓也是造成ADHD的原因之一。
观察多个细节可做到及早发现
周克英指出,由于ADHD危害巨大,因此提高社会各界及ADHD家长的认识和对ADHD少儿的早期干预刻不容缓。注意观察孩子各种活动可以做到及早发现。
首先,患有ADHD儿童存在注意力障碍,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会立即循声而去;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做事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经常丢三落四,花1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们常常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
其次,患儿很难控制冲动,别人交流时喜欢插嘴,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遵守游戏规则,经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等等。
再次,患儿躯体活动明显地比别的儿童多,精力旺盛,不能安静下来。在家,常常从一张椅子跳到另外一张椅子上,站到沙发靠背上,爬到桌子上;在学校,上课不安静,喜欢做小动作,用手去撩拨邻座同学,发出噪声,下课后总是在教室内外与别的同学追追打打,高声叫喊;他们通常坐不住,好像有针刺在屁股上不舒服而扭来扭去。
最后,患儿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会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绛。但是,不同患儿学习成绩下降的程度不同。有的儿童成绩很差,可能不及格,有的儿童成绩因家长督促严厉能达到班级的中等水平。学习成绩下降的时间也不一致,有的在开始入学后就出现,多数在3年级以后出现,少数在初中才发生。
另外,部分患儿存在感觉统合功能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异常;大约一半以上患儿会遇到社会问题,常常在学校很孤独,感到没有朋友,部分伴有违抗性、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情绪问题在ADHD中也比较多见。
周克英介绍,虽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危害大、发病机理也并不十分明确,但并非无法医治。目前,国际上对ADHD儿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社会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平衡仪治疗等手段治疗,最新的发现是利用系统性运动方案来促进小脑发育,有助于患儿康复。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举动,可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