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案”设计常见的问题与分析

2019-04-19   水围小学


            水围小学   张虹

 

设计“预习案”,需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在课标“指引”下仔细钻研教材、厘清横纵联系、准确定位本节课的研究目标与核心,之于此基础上再进行精心构思与设计。由于“预习案”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应遵循“目标性、简洁性、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否则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微型教案式

表现为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思维规律考虑不周,一味贪多求全,恨不得在“预习案”中展示所有教学内容,包罗万象,犹如一个等着学生填空的“微型教案”,让他们生厌生畏。

   【案例1间隔排列”预习

    学习课本48—49页,然后完下列任务:


    1. 数一数


 

    三组物体,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各是多少请完成表格。

两端的物体

数目

中间的物体

数目

夹子

 

手帕

 

兔子

 

蘑菇

 

木桩

 

篱笆

 

   温馨提示:物体的排列分别属于一种间隔排列

   我想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猜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3.摆一摆

    质疑:是不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排,都具备这样的规律呢?

    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或者在两个圆中间摆小棒。

    我这样摆(画出来)                          

   从排列位置来看,这里的小棒是   物体,圆是   物体。

    这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样吗?有不一样的摆法吗?

     比如:                             

 小结:两端的物体个数=            中间的物体个数=               

    4.辩一辩

 观察:︱●︱●︱●︱●︱●

    看看这种情况,符合我们认识的规律吗?为什么?(想一想上课交流时怎么辩论)

    5. 做一做

    填空

   1)如下图,在每两个□之间画一个■,一共要画(    )个■。

    □  □  □  □  □  □  □

 

   2如右图,在每两个○之间画一个●,一共要画(    )个。

(想一想为什么,上课时与同学交流)

    判断

    1小刚要把10根绳子接成1根长绳,要打9个结。  (    )

    2在一条直道一边有20棵树,每2棵树之间放一盆花,可以放21盆花。  (    )

    3把一根木料锯了3次,能锯成3段 。(    )

    应用(想一想这两道题的区别,上课时与同学交流)

   18个男同学和一些女同学站排做游戏,每两个男同学中间站一个女同学需要多少个女同学

   28个男同学和一些女同学围成一圈做游戏,两个男同学中间站一个女同学,需要多少个女同学

    6.预习反思

    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此种案例犹如一个微型教案,呈现了教学的程序与思路,更有甚者,把设计意图、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也显示出来,让本应稍显神奇与趣味的内容几乎一览无遗地提前暴露给了学生这样做不仅无形加重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在“重负”下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不得不浮皮潦草、浅尝辄止应付预习,同时也可能让很多学生缺少了一对课堂的向往与期待,最令人担忧的是长此下去怕他们渐渐减少了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逐步丧失了深度思考的习惯,甚至慢慢让他们产生一种感觉或形成一种印象:数学只是一个待填的空或待算的题。

   另外,即使仅从操作层面来说,常态课天天这样实施的可能性也几乎是微乎其微。学生要学的科目有那么多,一门数学的预习作业就占用他们这么多时间,其他作业、其他学科怎么办?退一步说,就算一点果,但时间利用得也不科学,不经济,让学生付出的时间代价过大了,

二、照本宣科式  

如果说“微型教案式”预习有点“细无边”,那“照本宣科式”预习就显得“粗无形”了。具体表现为“预习要求”即预习”,目标含糊混沌,采用万能”体例格式,几乎适合任何课型,从中丝毫看不出本节课教师与教材对话后的思考、设计。而且由于过分关注知识技能,不考虑课型特征,照本宣科,把学生当成了“读书做题”的工具。

   【案例2“找规律”预习

1.自学书第55-56页,在书上或课堂本上写出懂和不懂的,把关键句子或词语划出来,碰到不懂的,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2.试做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的第1-2题。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4.数学课前利用课时间把预习成果写到黑板上,以便课堂上跟同学们交流。以组或派代表)

     本课重点应引导学生在操作与探索中经历方框在数表里平移的过程,明确平移的次数及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同时在多样化的思考与比较中体会有序思考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及平移方法的便捷性,感受规律的发现过程,进而应用规律。课前预习应围绕此核心设计。

     但试想一下,在这个粗线条的“预习案”导航下,又有多少孩子能自觉操作实验,把静态的知识还原成动态的过程,做不到的话,那“自我发现规律”岂不就变成了“照本读他人探索的规律、照本看他人发现的规律”了。这样的预习,意义显然不大。

    再者,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更是如此,预习要求和目标空泛不具体,就意味着可能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把教材随便看看、画画、写写,使预习和反馈流于形式。非但达不到“先学”之效果,反而可能使一些学生养成敷衍甚至抄袭的坏习惯

三、问题罗列式

顾名思义,明显特征由一连串问题组成,相比“照本宣科式”,目标指向虽明确了一点,内容也具体了一些,但是“细小琐碎、直奔主题、关注结论”,问题来自于教者,而非学生尝试、比较后的体悟与思考,给学生的实践空间过小,致使学生无形中踏着教师“暗示的足迹”行走,不幸成为“答问”的机器。

   【案例3“小数减法”预习

    预习P48例2和试一试后思考

    1.请举例说明在列竖式解决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时,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

    2.请举例说明当被减数是整数,减数是小数时,小数部分该怎样减?为什么?

    3.请提出你的疑问?

    4.你能编几道题考考小组的同学吗?

《课标(2011)》的“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与深思。的确,不能总让学生回答和解决教材、老师的问题,而是应鼓励他们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唯上、不唯书”,真正激发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本预习案虽然在第三点设计了“请提出你的疑问?”但在前面几点明晰的暗示与铺垫下,其实也只能走过场了。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预习案”的设计方式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后再完成预习。可事实上由于教材的很多内容,其提示的痕迹、呈现的过程、归纳的结果等都比较详细,所以由不得心生问号:这样的预习,学生又能产生多少自己真正的思考?没有真正的思考又怎能萌生出问题?即使有恐怕也比较肤浅。此外还有一点,三种预习案的设计均过多关注了知识与技能,却忽略了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只有对“预习案”设计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与思考,才能让我们在“预习案”设计的正确道路上渐行渐远,真正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返回
服务窗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水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