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而中小学素养奠基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现在我们积极倡导把素养奠基课程引进小学德育教育中,帮助广大儿童从小感悟人生的意义,促使他们养成性情和培养精神,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关键词:素养、兴趣、学科整合、延伸
本学年我们主要学习了素养奠基课程中的《责任》这一系列课程,为了激发课程活力,展现课程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热”、“厚”、“宽”三个关键词来进行教学探索。
一、让课堂“热”起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能使人集中精神,积极愉悦地从事某种活动。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或是有趣的游戏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让课堂氛围“热”起来。例如,我在上《责任从哪里来》这一课时,在巩固新知阶段,我设置了“角色互换”的游戏。当电脑屏幕出现木头人的时候,学生的角色就是木头人。画面中的木头人做什么动作,学生就得跟着做什么动作。没有按照要求做的属于犯规,小组减分。当屏幕上出现文字时,学生的身份就是一名小学生,请学生读出所看到的文字——关于责任的责任来源的句子。在这一环节中,课堂氛围在无形中就“热”起来了,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新知,寓教于乐。在《责任模范儿童选拔》这一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儿童责任公约进行对照然后自愿撰写申请书参加选拔。然后举办“责任模范儿童选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筹划,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分为会务组、后勤组、公证组、评委组等。在举办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有事可做。并且通过选举活动让学生明白,班级事务人人有责,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责任感。
二、让课程“厚”起来
中小学素养奠基课程中的《责任》课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其内容极其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课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为此,我们需要拓宽它的厚度,让它为育人大放光彩。我们要敢于打破各学科的界限,进行学科整合教学。《责任》课程的内容可以与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从而拓宽《责任》课程的厚度,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例如:在学习《责任》课程中的《责任公约》时,我与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环保主题的课文进行整合,同时与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老师共同确定主题为:《环保我先行,公约我来写》的主题学习方案。语文课学习写环保倡议书、撰写环保公约;数学课对所查找的关于环境污染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统计图;科学课利用实验仪器针对水质或空气质量变化进行监测;美术课制作倡导环保的标语、手抄报等……我们要善于挖掘课程的厚度,充分利用好《责任》课程的内容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从做中学,从小就在心中树立责任意识,懂得为人处世等基本道理。
三、让课堂范围“宽”起来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要将它的触角外延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利用好社区资源。加强和学校周边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博物馆等政府部门的联系,双方密切合作,为师生开展素养奠基课程保驾护航。同时,《责任》课我们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进来,走进课堂进行家校互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监督学生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是一个长期抓、反复抓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还不稳定,这时我们就需要家长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为他们保驾护航,同时帮助孩子在责任意识被唤起时用行动去实践。例如:家长可以陪伴、鼓励孩子参加志愿者行动、社区贴春联活动、社区大清洁活动、公交车或是地铁让座行动、公共场合帮别人按电梯、为后面的人扶门等行动……不一而足,举手之劳,重在行动。通过家长监督、鼓励,进而培养、巩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也让学生清楚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是课堂,时时需要责任。通过调动社区、家长等资源,让课堂的范围不断“宽”起来。
通过激发课堂的热度、拓宽课程的厚度、延伸课堂的宽度,让中小学素养奠基课程这一“催化剂”,成为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助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性。
姓名:刘桂梅
年龄:28岁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
职务:小学语文教师
联系电话:18576755170
工作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水围小学